第(3/3)页 “您想给百姓好,可当百姓处处造反您的时候,您可还想给他们好吗?” “您给的好,就是百姓真的需要的吗?” “您太天真了。” “唉,您防着我。” “不让我去督抚南直隶,却选胡濙那个老滑头,看着吧,您会后悔的。” 有了世俗心的于谦,变得极为可怕。 谁也捉摸不透他的心思。 同时,皇帝行房之后,也在琢磨于谦的心思。 “陛下,您在想什么呢?”胡贵菊环着皇帝。 她调养几个月,身体才调养过来。 但医者说,她可能再也无法受孕了。 说她不恨,可能吗? 她将这个念头深深埋在心底,不曾告诉任何人。 和她一起入宫的林钰,又怀有了身孕。 侍奉皇帝很久的陈氏,陈献章的女儿,也有了身孕。 这年前的时候,宫中几个贵人都有了身孕。 “朕在想邢国公呢。” 朱祁钰并不在乎外戚干政,他不像太祖皇帝那样死死防着外戚,因为外戚干政,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事情。 张太皇太后不也执政七年吗? 想摒除外戚干政,就得让皇帝活得久,儿子岁数大,千万别早死,否则要么就会出现权臣,要么就是外戚干政。 这是没办法的事,堵不如疏。 “邢国公手握兵权,陛下您不担心吗?”胡贵菊大着胆子问。 “不至于,朕没有对不起邢国公,他没有造反的必要。”朱祁钰说着玩呢。 千万别拿大义来框束一个人。 在权力面前,那些都是扯淡的,权力会推着人往前走的,所以说诸葛亮伟大。 在帝王眼里,最好的臣子就是诸葛亮这样的。 “只是五十万雄兵啊,都出自他的手里,难免会影响他和朕的感情。” 您不还是担心嘛? 胡贵菊小声道:“臣妾说话,可算干政?” “在朕的塌上,算什么干政?不过你我夫妻间的悄悄话罢了。” 夫妻二字,触到胡贵菊的神经,喜上眉梢,道:“陛下,您可调于冕回京。” 朱祁钰瞳孔微缩:“接着说。” “臣妾说完了。”胡贵菊耍个滑头。 没错,想控制圣人于谦,得用于谦的名声;可想控制一心封王的于谦,得用他的儿子。 于谦只有独子啊,没了儿子,他当王当个寂寞呀。 见皇帝半天不吭声,胡贵菊唤了一声,压不住心中的喜悦,继续道:“邢国公在朝中没有对手。” 又说到点子上了! 这件事错的根源在朱祁钰身上。 当初了为了瓦解军中军头,硬生生把于谦塞进去,封于谦为国公,平衡军中势力。 这样一来,于谦从文官变成了勋贵。 在文官这边就没有对手了。 本来文武对立,皇帝才能稳如泰山。 于谦本身是文官,在文官里面名声极好,如今变成了勋贵,等于两头逢源,压根就没有天敌。 所以皇帝才会苦恼。 “如何解?”朱祁钰看着胡贵菊略显发福的脸庞,白皙圆润,却真的好看。 不愧是胡濙的孙女,女中诸葛。 “朝中资历比邢国公高的,年纪比邢国公大的,比比皆是,他却又是国公,又是首辅,您说人心会服吗?” 胡贵菊这话说得胆子太大了。 这句话还有一层深意,就是邢国公震古烁今的战功,带来的光环,正在消散。 应该找到机会,把他的光环打散。 皇帝才能拿捏他。 “你觉得谁合适?”朱祁钰又问。 “陛下,臣妾不过后宫妇人,哪里知道前朝那么多官员呀?”胡贵菊不敢说。 她爷爷最合适! 朱祁钰揽着她:“朕能娶你,泼天之幸。” “臣妾嫁给圣上,才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。”胡贵菊要跪下谢恩。 朱祁钰蠢蠢欲动,想再来一次,但想到太医的忠告,暂且压制吧。 胡贵菊也想,问题是皇帝遏制自己,她也不敢要呀。 只能偷偷的用手…… 除夕夜里,各宫过得都不太好。 宫中位分最高的几个嫔妃,皇后、淑妃,都没得到封赏,反而位分低的,都得到了封赏。 景泰十年,大年初一。 朱祁钰却在养心殿看奏章。 “皇爷,安南急报。” 朱祁钰以为是安南又打仗了呢,结果是边永的奏章,厚厚的密奏有两本书厚。 都是以日记的形式写的。 像是在和皇帝聊天,用这种写法,能让皇帝感受到边永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态,有担忧、有惊喜、有疑惑,能让皇帝置身其境。 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,直到看到买到了玉米种子,立刻问道:“刘震海可有密奏传来?” “回皇爷,腊月二十九有密奏传来,上面并未写‘急’,所以暂时没看。”冯孝回禀。 因为宫中忙乎过年,没时间看。 很快有太监送来。 刘震海在密奏中写到,潘本愚率领大批船支,抵达广州,上面是所有购买清单。 朱祁钰认真看,还让宫中太监过来参谋。 百官家中正在过年,现在诏来议事,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。 采购清单里,有两船玉米种子,一百多艘战船,军械若干、生活用品若干,还有一些其他的种子。 每一样造价都非常高。 西夷这是把大明当成肥羊了,往死里薅羊毛。 “皇爷,这价格也太高了,这玉米种子,用丝绸来衡量?”冯孝倍感无语。 “买!” 朱祁钰道:“所有种子,一概都买,并告诉那些商贾,大明收购所有种子,皆用丝绸交易!” “皇爷,商者巨贪,皆不讲信誉,您若是大肆收购,他们肯定以次充好,欺骗咱们。”冯孝不相信商贾。 “无妨,骗咱们,说不定也是好东西呢。” 朱祁钰不在乎:“告诉他们,种子和书籍,大明大肆收购,皆用瓷器、丝绸来交易。” “皇爷,他们都是未开化的,书籍有什么用呀?”冯孝不解,大明的书籍才代表着最高文明。 “冯孝,切莫坐井观天呀。” “啊?”冯孝都懵了,大明是井?您开玩笑呢吧! 朱祁钰给他解释:“纸张不管在哪里都是昂贵的,能记在纸张上的东西,都是最珍贵的。” “而丝绸、瓷器,我大明可随便制造出来,朕在用一些玩物换取知识和未来,这桩买卖不亏。” 的确,商贾都是偷奸耍滑的。 肯定会拿假种子,骗取丝绸。 但是,这些假种子里面,万一有朱祁钰可望而不可得的作物呢? 哪怕是花卉,也是好的。 “再传旨刘震海,所有种子,在广西种下。” “传旨给徐珵,让他派出一个精通种植玉米的人,去广西,经营这些种子。” “令薛瑄划下一片地,必须无比重视这些种子的种植,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。” “至于战舰,交付给朱永,和安南战舰合并,并交给船工仿制。” “其他东西,待江河解冻之后,运送到京师来。” 如今玉米培植,分别在辽宁和京师两个地方。 “八百里加急,给刘震海下旨,务必和西夷商贾做好贸易,并吸引更多的西夷来大明贸易。” “并酌情请他们协助,击溃海寇。” “再从中枢派人去,跟这些西夷商人,学他们的语言,全都写下来,等着书籍到了,全部翻译过来。” “交给四夷馆去做,朕需要精通天下各族语言的人才。” 朱祁钰对文化,垂涎欲滴。 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,根源就是文化。 他可以焚毁安南、朝鲜的文化,因为他们的文化来自于大明,但有些国家的文化,他要保护起来。 全部翻译过来,变成大明的文化。 然后把他们的文化焚毁! 朱祁钰瞬间想到了很多:“去,把重臣都宣来,朕有要事商讨。” “皇爷,您都说了,这是过年呢。” “准备些礼物,等重臣出宫时赐给他们。”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。 已经到下午了,重臣才姗姗来迟。 大家都在家中过年呢,被皇帝一道圣旨宣来。 见礼后,朱祁钰将边镛、刘震海的密奏,给朝臣阅览。 “陛下,这价格太贵了吧?”耿九畴皱眉。 “无妨,价格不是问题,只要他们给咱们运来种子和书籍,朕多少钱都愿意花。” 朱祁钰摆摆手:“朕诏诸卿来,不是讨论这件事的。” “暹罗王表面极为敬重大明,其实是拿着大明的恩赐,卖给西夷,赚取差价。” “诸卿应该知道吧?” 朝臣点头,这是心照不宣的事呀。 那点赏赐,对大明来说不算什么,还能让暹罗王年年朝贡,何乐不为? 朝贡,也是互通有无的办法。 “朕在想,如今水路不通,能否通过陆路,再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呢?” 朱祁钰走到地图前,指着广西:“从广西出发,走安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暹罗,这样走出一条丝绸之路。” “在暹罗,可以乘船去身毒,也可从云南走茶马古道,和身毒交易。” 就是绕开缅甸。 缅甸这个地方,和大明天生犯克,无论哪个王朝建立,都得和大明打一仗,好似不打大明,就昭显不出他们的强大一样。 缅甸,从古至今都没有统一过,是英法殖民者强行捏合到一体的,才形成了今天的缅甸。 这个地方,一直都是战乱。 现在也是,勃固和阿瓦,快打出狗脑子了,毗邻云南的还有一个麓川。 三国呈长条状,完全是三个国家。 里面还有多少个部落,在里面裹乱,反正这块地方乱成一锅粥。 老挝就别说了,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最弱国,安南、暹罗、缅甸随便收拾他,柬埔寨也祸害他。 老挝这个名字,还是太宗皇帝赐的。 这就是个超级大弱鸡。 地理位置也烂,国内没有富裕的地方,所以朱祁钰也有点看不上它。 “陛下意欲何为?”姚夔先问。 “朕跟你们实话实说,朕看上身毒了。” “身毒离咱们太远,暂时兵力到不了。” “但不妨碍,咱们和他们通商呀,身毒距离西夷比较近,朕想在身毒设立据点,和西夷进行贸易。” 说白了,就是殖民那一套。 可越过整个中南半岛去殖民,有点想当然。 “陛下,身毒有什么好的呀?”姚夔没明白,大过年的,皇帝忽然把百官诏来,就为了这破事? “朕有两层意思。” “第一,多多通商,大明闭关自锁,没有好处,多去看看中南这些国家,派商贾去赚钱。” “第二,熟悉中南环境,朕派兵来来回回多多走,在各地建立据点,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吞并。” 朱祁钰略微停顿:“至于身毒,朕也是想建立据点,多多通商,了解彼此。” 他没法说,身毒有亚洲最好的地,占了的话,能养大明二十亿百姓。 做梦也不是万能的,没有好托词。 百官都不去看世界,怎么知道世界的好呢! “陛下欲派多少兵?”姚夔又问。 “几万吧,打通新丝绸之路。” 姚夔翻个白眼,这点小事,您至于折腾我们吗? “老臣没有意见。” “臣等没有意见。” 朝臣都觉得是小事,互通贸易嘛,有好处的事,就做做呗。 几万人对大明来说,算不了什么,朝政又有钱,折腾呗。 “这是召集诸卿来的第一件事。” “第二件事,朕想派潘本愚出使欧罗巴!” 这才是朱祁钰的目的。 “出使欧罗巴?” 耿九畴苦笑:“陛下,咱们没有宝船啊,不如等宝船建造成功之后,再出使如何?” “朕的意思是,随着商船去出使欧罗巴。” “边永在信中写着,欧罗巴有很多国家,就是和咱们贸易的西夷。” “佛郎机的火器,诸卿是深有感触的。” “这佛郎机在欧罗巴,只是区区一隅之地,那欧罗巴,比大明还要广阔,国家林立,根据那商贾吹嘘,皆是强国。” “朕欲派潘本愚去欧罗巴,再请欧罗巴各国使臣来大明。” “耿卿担忧没有宝船,其实咱们更该担忧,如何去欧罗巴,没有海图,咱们找不到呀。” 郑和并没有走到欧罗巴,就停止了脚步。 现在的海路,掌握在西班牙、大食人手里,大明根本就去不了。 朱祁钰苦笑:“朕想派一支使臣去,彼此通航后,就有了海图,等宝船建好,朕就可派一支舰队,出使欧罗巴!” 朝臣对此都有异议。 欧罗巴到底在哪?路上会不会有危险?如何回来呢? 万一,潘本愚在路上,被那些商贾给杀掉了呢?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,这些商人,其实都是海盗,杀人越货这种事,做得不要太熟了。 大明没有宝船,难以出使。 “陛下,国朝出使不如等几年,先请欧罗巴使臣来出使大明,您看如何?” 白圭道:“咱们可以请大食使臣来大明。” 大食,咱们熟呀。 走西域的丝绸之路,终点就是大食。 “朕知道,跨海几万里出使,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,但朕觉得,不亲自看一看欧罗巴,朕很担心佛郎机来攻伐大明呀。” 您又来这套? 仿制火器的时候,就被您诓了! 欧罗巴距离大明好远好远,怎么攻打大明? “陛下,毕竟出使是九死一生的事情,请您询问下潘本愚的意见。”姚夔这是扯淡了。 皇帝之命,还管你大臣的意见,想多了吧? “这样吧,今年不出使欧罗巴,出使身毒、大食,如何?”朱祁钰退让一步。 大明还不知道,大食早就被旭烈兀给灭了。 还供着人家旭烈兀的牌位呢,都不知道人家功绩,摆明了是冒供。 “陛下,那大食现在是何等模样,咱们也不知道呀。”耿九畴苦笑。 “所以去看看嘛。” 朱祁钰道:“从朝中挑出一位使臣,出使大食,再派一位使臣,出使身毒。” 见皇帝决心已定,朝臣没有意见。 朱祁钰很满意:“人选阁部定,再从军中挑出一批不怕死的,想去异国建功立业的,一起派去。” “责令各国,给朕的使团提供补给。” 这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。 大明都是从大元的史书上看的,那都几百年前的事了,朱祁钰对这个世界真的是两眼一抹黑。 “大过年的,朕劳动诸卿一趟。” 朱祁钰笑道:“这样吧,宫中还有点烧烤调料,诸卿回家时,带回去一份,给家人尝尝。” 朝臣眼睛一亮,那辣味是真的好。 他们早晨也都尝试了,都没有辣椒的香味。 用胡椒粉做烤肉调料,权贵人家都吃腻了,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,辣椒才是灵魂呢。 “陛下,您说这辣椒普及大明,得多少年呀?”耿九畴好辣这口。 “按咱们的速度呀,没个一百年是别想了。” 朱祁钰道:“所以朕派使臣去世界看看呀,万一哪个国家遍地是辣椒,咱们就灭了他,把辣椒给抢回来!” 耿九畴竟然点头。 “哈哈哈!” 朱祁钰大笑:“耿卿,咱们和夷人多多贸易,辣椒自然就来了。” “据朕所知呀,这辣椒有很多品种,这只是其中之一,算不得多好吃。” 朝臣眼睛一亮:“陛下,您的梦里,还有其他辣椒?” “等诸卿看看世界,就知道尔等,在坐井观天。” 朝臣根本就不信,大明才是天!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都说了,遍地是野人呢,大明才是最文明的国家,没有之一! 朱祁钰挥挥手,让他们下去吧。 出使身毒,出使中亚,是必须的。 最好沿途建立贸易据点,方便日后兵临城下。 朝臣退下后,朱祁钰还在思考,喃喃道:“没有世界地图呀,怎么走,路线图也没有,都得靠咱们一步一步走出来呀。” “传旨地方,从民间征召一批不怕死的,为朕出使身毒、大食!” 这年头人太迷信,对未知过于恐惧。 必须得凭人自愿,再进行几个月的集训,然后派兵出使,朱祁钰计划派兵一万人,出使身毒,在身毒建立据点。 前天许愿1.5万,昨天欠了一千字,所以1.6万,还清! 感谢打赏的大佬! 每天都有许愿啊,到了就更新,应该是能做到的哈~今天定时了,作者去玩2k了~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