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负责江苏、南直隶、浙江沿海军务。” “改江苏海州为连云港,在连云港的岛上,建立一个军港;在盐城、丰利外,建筑军港;在宁波府舟山,建立军港;在台州府海门卫和温州府磐石卫都建立军港。” “整个东南沿海的要务,朕全都放在你的肩上了!” 梁珤就知道,皇帝隐藏他两年,会给他一个大惊喜。 果然,整个东南沿海的水师,都在梁珤身上,梁珤很快就要立下大功,荣封国公是早晚的事情。 “臣谢陛下重用!”梁珤磕头。 “在福建设福建水师,沿海各府皆建军港,实额七万人。” 人选朱祁钰还没想好。 之所以人少,主要是福建暂时没有战事,等扩入台.湾后,再行增加。 “在两广沿海,建立南海水师,驻地设在广州和盖宝岛(安南),并在两广沿海全部建军港,实额十五万。” 两广沿海,至关重要,朱祁钰其实是想让方瑛来做的。 但方瑛还在督抚两广,分身乏术,只能从中枢调人。 得派个能臣去,不能全用勋爵。 “等收复交趾之后,朕还要建交趾水师,实额十万,负责整个中南半岛上的军务!” 六大水师,兵额高达六十七万。 这个数字未来还会增长。 现在定下来的两个总兵官,就是梁珤和项忠。 项忠心里微微失望,接下来,渤海水师战争是最少的,他立功的机会最少。 “说是六大水师,其实就你们手上两万多人。” 朱祁钰自嘲笑道:“如今的重中之重,一是东南沿海的倭寇,二是以对马岛为跳板,进入倭国。” “所以呀,项忠和梁珤,你们两个肩上担子最重。” 项忠眼睛一亮,只要他做得好,那么南海水师未来还得他掌印。 从兵额就知道,南海和上海两大水师,在未来是重中之重。 水师随驾南下。 朱祁钰在济南府足足停了七天,龙船才南行。 在十月下旬。 逯杲的奏疏传来,经过逯杲调查,暹罗王拉梅萱确实有吹嘘之嫌,暹罗确实有亩产30石的土地,但非常少,至于亩产18石的土地,也并不多,暹罗亩产4石的土地是非常的多。 但是,暹罗确实没有大饥荒。 暹罗百姓懒惰,不事生产,却不挨饿,说明土地适合耕种。 随侍的重臣不多,但都是皇帝看重的青年才俊,比如何乔新、何宜、丘濬、彭韶等人。 “陛下,按照逯指挥使说的,暹罗人并未精耕细作,甚至还有很多荒田,就已经不挨饿了。” 丘濬咋舌:“臣看那暹罗王其实所言不虚,只是百姓并未精耕细作而已。” 朱祁钰点头:“你有什么看法?” 丘濬翻个白眼:“当然是打下来喽。” 朱祁钰大笑:“对了,内阁为何没有批复?” 他在想,怎么才能和暹罗接壤呢? “陛下,内阁怕是认为该打下来,所以批复也是浪费笔墨。”丘濬净说大实话。 朱祁钰不以为忤:“内阁愈发慵懒了,不批复来糊弄朕,哈哈。” “陛下,暹罗王欲进献稻种,您是何看法呀?”何乔新开口。 何乔新是何文渊的儿子,此人甚是不凡,连胡濙、于谦都对他赞不绝口。 “收着,暹罗缺马,让太仆寺赐下些蒙古马,赐一百匹吧。” 朱祁钰现在有多是马。 大明境内的马场,都在陆续拆除,草场也要改成耕地。 而在热河、宁夏、汉州、山西等地,设下了十几个大型马场,一百多个小型马场,马文升上任后,对马场进行新规划。 如今大明有良马四十多万匹,种马十二万匹,驽马、挽马过百万匹。 这么多马,当然不是买来的。 而是战争的缴获。 牛羊更多,等今年年底会杀很多很多羊,这些羊会制成腊肉存放起来。 “陛下,赐驽马怎么样?”丘濬笑问。 “你怎么这么抠呢?还要和暹罗做生意呢,多赐点良马,让他们找咱们买马……” 丘濬却跪在地上:“陛下,马不可轻卖!” “暹罗盛产稻米,若再卖给他们战马、火器,他们可就成为中南霸主了,大明想打下他们,何其困难?” 何乔新、何意、彭韶跟着反对。 “嗯,赐几匹良马吧,然后多赐驽马。” “陛下圣明!”丘濬磕头。 “告诉逯杲,朕对大象没兴趣,象辂朕早就不用了,让他们多献稻米和水果来。” 冯孝让司礼监的人拟定圣旨。 “催促夏埙,交趾该重回大明的怀抱了,下一个雨季来临之前,朕要整个安南!” 朱祁钰对夏埙隔岸观火有些不满。 不快些吞并安南,就无法打通去暹罗的道路,没有天兵威压,暹罗就不会恐惧于大明。 “陛下,占城国已经只剩下片隅之地了,咱们吞并安南后,该怎么办?”何乔新发言。 “占城王室还算恭顺。” 朱祁钰沉吟道:“就宣回大明来,挑个地方,封个伯爵,养着吧。” “陛下,太祖祖制,非军功不可授爵!” 丘濬反对:“而且,占城国已经不剩什么地盘了,却要荣封世袭罔替的伯爵,大明吃亏了呀!” 何乔新也道:“大明伯爵何其难封,都是将领用命拼回来的,给占城王室封爵,该封几个?那么以后其他王室呢?难道都封爵位吗?那样的话,大明爵位还值钱吗?” 朱祁钰沉吟:“你们怎么看?” “回陛下,臣以为封武勋,带回京师荣养起来。”何乔新够糊弄人的。 武勋是散官,并不世袭。 关键是,若占城王室不满,逃回国内搞叛乱,头疼的还是大明。 一直没说话的何宜,却冷笑两声:“陛下何不斩草除根呢?” 朱祁钰看向他:“说下去。” “等收复交趾的时候,可买通安南将军,打下占城国属地,将占城王全家屠净!” 何宜冷笑道:“那占城国延续百年,王室钱财必然不菲,何不收为己用,充作军资呢?” “何大人,那占城王对大明还算恭顺的……”彭韶小声道。 “恭顺?当初大明丢了交趾的时候,他为什么没帮忙呢?” “我大明强大,他自然恭顺!” “等我大明衰落之时,他们还会恭顺吗?” 何宜厉声道:“陛下曾言,非我族裔,其心必异。” “他占城王既然恭顺,为何不全面汉化?用汉文取汉名?为什么从不进献占城稻种?他们是何居心?” “哼!臣以为那占城王不过是假恭顺罢了!” “此等蛀虫,朝廷养他何意?” “不如利用安南军,将此事做绝!” 何宜是真的够狠的。 但对朱祁钰的胃口,他点了点头:“那占城百姓,是否会怀念他们的王呢?” “陛下心慈!” “臣以为,可诱使安南军南下,祸乱整个占城国,咱们再平定安南军。” “如此一来,整个占城国破败不堪。” “那些百姓十不存一,活下来的都会感激大明,大明再收其地纳其民,岂不痛快?” “这样,就没有了顽固势力困扰,占城就成为一块白地,就能彻底融入大明了。” 何宜跪伏在地:“请陛下采纳!” 朱祁钰站起来,亲手将他扶起来:“你能将心摆正,朕很欣慰。” “朕是汉人的父母,心永远摆在汉人这边!” “你是汉人的官员,心自然要向着咱们自己人,才是个好官啊!” “咱们是一家人,对外人仁慈,是对自己的残忍!” 丘濬在一旁听着,狂翻白眼,您也太明显了吧?装一下不行吗? “陛下圣明!”丘濬跪地高呼。 大明一直在实行大汉族主义。 从未变过。 “臣生是汉人,死是汉鬼。” “所以臣一言而灭占城,却问心无愧。” “因为臣是汉人!打仗是堂堂正正的,落后就要挨打,没错的!” 何宜恭恭敬敬磕头,满脸坦然。 “朕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官员。” 朱祁钰大笑:“何宜,你将所想写成奏章,送去中枢,由内阁下旨,送去安南,交给夏埙。” “臣遵旨!” 何宜也想升官啊,摸准了皇帝脉搏,自然得顺着说。 试问朝堂百官,哪个心里不以汉人为荣? 只是一直没戳破而已。 “派些侍卫去民间看看。” “朕想看看民间的真实情况。” “告诉侍卫们,不要被人蒙蔽,有些事是当地官员做出来的。” “朕不要看这些假的,朕要看真的。” “还有,谁敢隐瞒实情,和本地官员沆瀣一气,他趁早滚出宫中,他爹也不必干了,滚回老家养老去吧。” 朱祁钰就想看看真实的民间,真正的大明。 在水上的日子,甚是无聊。 至于偶遇卖艺的画舫倌人,更是想都别想,皇帝走哪条河,整条河都戒严,不可能出现任何人的。 护卫的水师、两岸的马军,以及当地的卫所兵,都不是吃素的。 而在朝鲜。 王越收到中枢的批复。 横跨渤海湾,走海路传递信息,缩减了朝鲜到中枢的距离。 中枢让他将朝鲜百姓,编户齐民,落下户籍,重新分地,并让孙可法,严惩朝鲜士绅,以朝鲜之财,解朝鲜之困。 再从大明调入一批士绅去朝鲜,安家落户。 这批士绅,就得从江南出了。 又从北方移一批百姓入朝。 安南的雨季已经过去了。 安南的朝局,也变得稳定下来,黎思诚政斗失败,谣传黎思诚人疯了,如今主政的是丁列。 丁列已经遣使,和大明交涉,请大明将安南北部还给安南。 夏埙还在鸿基。 鸿基已经建造成为军港基地。 如今广西两个府,已经全部划分完毕,并沿河设置重兵。 城池名字,也是延续永乐朝的名字,全部用汉书书写,并插上了大明龙旗。 各地的官吏系统,已经基本架构完毕。 包括广西治所,已经从桂林,转移到了南宁。 七十万广西土人,被安置在新建的两府,因罪被强制解甲归田的有二十万人,这些人从军中退下来,进入地方任职。 因为是有罪的,并没有担任吏员,只是担任地方皂吏等等官位,但退伍金是照发的。 他们在当地都分到了田地,媳妇也是分配的,甚至还分了个安南奴隶给他们,若不愿意当皂吏的,则银行资助一笔贷款,做些小生意。 中枢严令,有功之臣,务必妥善安置。 主要担心这些人心中不满,在民间造反。 整个夏天,方瑛都在整顿军制。 将那些在军中混吃等死、贪生怕死的,全部清除军队。 广西军剩下47万人。 而广西的人口,在这一年的时间内,翻了一倍,超过了七百万人,其中有190万人是婴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