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1章 文娱大联动,办传统文化乐园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现在,大街小巷人们讨论的是汉武帝,是包公,是展昭,是孙悟空。

    顺便也带动了漫画产业链。

    漫画早在景泰八年的时候,就通行全国,但一直没发展起来,随着景泰五十八年的热,连带着引爆漫画行业。

    原来漫画可以这样画啊。

    这样的漫画真好看。

    对于绘画国手,画漫画是手到擒来的事情。

    以前他们都不屑一顾,随着皇帝重视,民间喜爱,发现这东西特别赚钱,那么这些国手就会亲自下场,深入漫画行业。

    尤其是志怪,对漫画行业发展是无比巨大的。

    紧接着的武侠,进一步助推漫画行业。

    同样大受裨益的,还有戏剧、舞台剧,甚至体育联赛都过来凑热闹,期待治书局出一本体育。

    民间出现了图文模式。

    一些广告词,也不是干巴巴的,而是用图文生动表达,尤其是可爱风漫画,引爆少女心。

    看着商品销量走高,漫画得到进一步推动。

    民间资本进入漫画行业,助推漫画发展。

    以前皇帝强行推动漫画行业发展,结果反响平平,如今资本看到漫画的好处,纷纷涌入漫画行业,助推漫画发展。

    皇帝也真金白银支持了一波。

    杨一清三侠五义之后。

    又推出一本三侠剑。

    掌握着治书局的官员,一看武侠热,我们也能写啊,这东西有啥难写的,基本是一个月一本啊。

    顿时,市场上出现大批武侠,好坏参半。

    民间有很多盗版书商,打着治书局的名号,出版武侠。

    武侠市场开始被冲烂了。

    李东阳决定,把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拿出来。

    他也坏,若叫白蛇传反而看的人不多,改名叫白娘子传奇,看看火不火就完了。

    毕竟前面有武媚娘传奇,杨玉环传奇,穆桂英传奇,梁红玉传奇,只要写一个女人,你看看火不火就完了。

    果然,武侠再多,侠义英雄再好看,也不如儿女情长啊。

    一部改编自民间传说的白娘子,顿时成了景泰五十九年年末最炙手可热的人物,几乎和孙悟空平齐了。

    每一次爽文火,都会被李东阳一把火浇灭。

    武侠刚火,李东阳一个白娘子,直接把武侠给干没了。

    民间从业者都在骂李东阳,这就是个行业灾星。

    只能期待治书局出王炸,治一治李东阳了。

    可是,治书局都在忙碌编纂新书,存货没有了,没法治他。

    治书局治不了他。

    景泰六十年开年,皇帝出手,济公传。

    又是一部志怪型。

    也取材自民间传说,这部书全文120万字。

    刚发布,就得到佛门一片好评,各大寺院,进行一次会谈,对这本书进行扩编,扩编到了300万字。

    主要原因,白娘子传奇,把和尚黑得够呛。

    各地和尚,都有被百姓殴打的案子,百姓弃信情况已经出现了。

    一部济公传,算是给和尚们正名了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这本书成为弘扬佛教的门面。

    佛教这样的人物很多,各大高僧都参与写,弘扬佛法不丢人,毕竟的传唱度,远比经书更广。

    可惜,效果远远不如济公。

    因为济公的故事,民间百姓耳熟能详,大家都知道的,说一些陌生名字,很难唤醒人的记忆。

    所以,济公传火得一骑绝尘。

    进一步看出民间喜欢的内容,除恶扬善,关注弱势群体,扶危济困,是亘古不变的主题。

    本以为志怪类市场疲软。

    一部济公传,看得出来,不是志怪疲软,而是距离百姓太远的志怪疲软。

    看几部猎奇可以,长时间阅读,会出现审美疲劳。

    百姓更喜欢民间传说故事,比如白娘子、济公这样耳熟能详的故事,其实华光大帝,在民间也有很大市场。

    奈何南游记,扑得找不到北了。

    而发现百姓喜欢的东西,故事不就来了嘛。

    写这种传说故事,比历史简单太多了,治书局几百个家,一个月就能成型,然后经过审核、遴选、删改,最多三个月就能成书。

    龙抬头,皇帝一口气放出来三个爱情故事。

    志怪版梁祝、孟姜女传说和牛郎织女,三部短篇,在前人基础上,进行二创。

    这些都算是开放IP,鼓励民间在基础上创作。

    皇帝读完这些爱情,决定斥资建立一个志怪故事乐园。

    以梁祝、孟姜女、七仙女、崔莺莺、孙悟空、济公等虚拟人物,建立类似于迪士尼乐园似公园。

    皇帝打算,初期投入200万,先在北京建一座乐园,卖门票赚钱,也是为了打造传统文化产业园。

    皇帝本打算推出元杂剧,在西厢记等杂居基础上,进行推陈出新。

    这几年,教坊司推出了牡丹亭、拜月亭记、荆钗记等经典曲目,应该把这些东西,都搬上。

    然后搬进产业园里,进行文娱联动。

    皇帝打算,总投资在上亿元,但初期投资200万,先把框架搭起来,再吸引民间资本进入。

    有迪士尼珠玉在前,传统文化大IP凭什么做不起来?

    大明手握这么多经典IP,乐园手到擒来。

    迪士尼乐园坐起来的根源,是吸引儿童消费,并牢牢占据儿童市场,甚至在搞饥饿营销。

    要是每一次都能顺利玩上,去过一次绝对没人再想去第二次,你们各地公园的鬼屋,谁愿意去第二次?

    迪士尼,让你排队,排两个小时玩十分钟,伱就意犹未尽。

    这就是饥饿营销。

    换到任何一个IP,都能做到一样的火,所以玩的不是玩具,而是营销。

    皇帝喜欢。

    各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帝,也养了一群家,开了文学工作室,开始产出皇帝想要的。

    在朝廷打造的大IP上进行二创,进行梦想联动,实现全行业大文娱。

    皇帝还支持,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,推陈出新,创新发展文娱行业。

    所以,杨一清在三侠五义、三侠剑爆火后,推出蜀山剑侠传。

    张敷华推出蜀山剑侠传。

    民间学者推出卧虎藏龙、鹰爪王、荒江女侠、十二金钱镖、七杀碑等等。

    这几部爆火。

    张敷华又推出蜀山剑侠之长眉大侠,蜀山剑侠之峨眉七矮,蜀山剑侠之三英二云,蜀山剑侠之四大弟子等。

    蜀山剑侠传在民间爆火。

    卧虎藏龙也不差,这个没有官方背景的家,一书成名,并连续创造多部无暇。

    武侠的火,让从业者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大历史我们写不了,武侠随便写啊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各种武侠,充斥出版社、报刊。

    朝廷鼓励图书出版,所以各大出版社,不设限制,只要不赔本,就敢出版。

    为了促进出版业发展,皇帝邀请各大图书馆,对市面上的书籍,必须收藏。

    就是说,市面上出版一本书,收藏一本书。

    肯定有浑水摸鱼的。

    却最大程度促进出版业的发展,鼓励民间创作,中枢愿意负担这个成本。

    但是,出版社全是私企,国企有,出版的只是治书局的书籍而已,对外并不出版。

    私企是要权衡利弊,考虑能否赚钱的。

    当然了,肯定有私企专门来钻空子,但是,大明有权力清算后账的,大明法律没有追溯期这一说,只要你犯罪了,永远都在追溯期内,你死了,儿子接着,儿子死了,孙子接着。

    武侠层出不穷,却没捞出几本精品。

    诞生了江湖奇侠传,剑啸江湖,侠义英雄等名篇。

    质量确实不错,但还入不了皇帝的眼。

    献礼端午节,宫中公布陆小凤传奇系列,共分八册,金鹏王朝、绣花大盗、决战紫禁之巅、银钩赌坊、幽灵山庄、凤舞九天、剑神一笑。

    其实这部书,皇帝也不满意。

    宫中家文学性高,故事情节精彩,江湖气却没有,换了很多作者,都写不出古龙的味道来。

    故事比原作精彩,就是没味道。

    皇帝要求民间二创,允许进行整理重写,择优录选。

    书迷都懵了,写的这么好的,竟然还达不到皇帝的要求?

    武侠风靡全国,民间产生了功夫热、武侠热、陆小凤热,将武侠和侦探结合到一起,陆小凤是巅峰之作。

    刚到月底,宫中又公布楚留香传奇。

    共分8册,分别是血海飘香、大沙漠、画眉鸟、鬼恋侠情、蝙蝠传奇、桃花传奇、新月传奇、午夜兰花。

    一部陆小凤,一部楚留香,直接引起侦探武侠的潮流。

    民间效仿者不知凡几。

    在原书上进行修订的更多,皇帝挑出几本满意的,给这几个作者署名,放在治书局出版社下出版。

    楚留香传奇也经过这些家的加工,成为景泰朝的经典。

    海外的李承勋,刚读到陆小凤传奇。

    他手上的宋慈洗冤录,立刻就不香了。

    宋慈洗冤录走的是老套路,和包公案、狄公案类似,缺乏新意,反而狄公案改成神探狄仁杰后,流量暴涨。

    若现在把宋慈洗冤录发出去,恐怕会扑到姥姥家。

    李承勋绝对修改宋慈洗冤录。

    融入武侠元素。

    神探狄仁杰里还有一个李元芳呢,宋慈直接就变成李元芳和狄仁杰合体型人物,并以法医为切入点。

    他决定延缓发书时间,对宋慈洗冤录大改。

    本来作为献礼端午节的礼物,只能被迫推迟,他上疏给皇帝请罪。

    杨一清受到陆小凤和楚留香的启发。

    立刻推出神探狄仁杰2和神断包龙图2。

    对李元芳和展昭的人设,进行深刻挖掘,融合武侠元素,从庙堂到江湖。

    果然,民间很喜欢陆小凤、楚留香的文风。

    狄仁杰和包青天两个IP,再现生机。

    效仿者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皇帝喜欢,民间的无法让皇帝满意,皇帝就亲自操刀来写,然后一发不可收拾。

    三年来,图书市场爆炸。

    都跟皇帝亲自下场有直接关系,而民间文人发现皇帝爱,自然挖空心思的写,造就了图书盛世。

    而引领潮流的,永远是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出版下一本,射雕英雄传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