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明中六大奇案,养济院瘦马案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,招降倭寇,算不得什么羞耻的事情。

    奈何皇帝口气太大,扬言灭了所有倭寇,这都一年多了,水师砸进去海量的银子,却还不成建制。

    想建成大规模水师,需要十年之力。

    现在比不得永乐朝啊,永乐朝是有元朝的老底子在,而且太祖皇帝建国时水师就是举世无敌。

    景泰朝,是从无到有的建设。

    能在一年时间,建造六艘宝船,已经看出大明底蕴恐怖了。

    其实,按照朱祁钰的构想,是不想收容倭寇入军的,会带坏水师的风气。

    问题是大明确实没有水上实战型人才,只能用倭寇,迫不得已。

    “宝州府不比交趾,交趾开发了上千年。”

    “而宝州府还是原始状态,移入士绅肯定不行。”

    “可把佃户先移过去,朝廷设立知府管辖。”

    “荡清倭寇后,澎湖可多多移民,毕竟澎湖是被我中原经营多年,有充足的田亩自给自足。”

    “用澎湖挟制宝州府,这样宝州府就不会丢掉了。”

    胡濙谏言道:“陛下,还是往交趾移民最好,交趾往西,土地无边无际,只是缺乏开发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运过去大批农具,足够开发交趾荒地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却止住胡濙话头:“老太傅,一到雨季,大明就和交趾断了通信,一旦移民过多,造反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胡濙皱眉,皇帝不是担心百姓造反。

    而是担心朱英、王伟这样掌兵权的人造反。

    “陛下既不放心,就不该全部用江南士绅填充交趾。”

    胡濙道:“陛下可用口音不一样的人填充交趾,制造地区矛盾、口音矛盾,中枢自然稳如泰山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凝眉:“开发森林,需要人把力气往一块使,而不是互相拆台,那样的话,交趾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天下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您既然要解放江南,打断江南可能造成的垄断地位,就得相信交趾,相信朱英。”

    “而非犹犹豫豫,这不是您的治国之道呀。”

    如此冒犯的话,也就胡濙敢说。

    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是朕想多了,等雨季过去,就大规模移民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朕会催促各铁厂,大规模打造农具。”

    “再派入兵卒入交。”

    “原广西军解散,让欧信去做总兵,朕放心朱英、夏埙。”

    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这是皇帝的用人之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胡濙脸上露出笑容:“江南不需要士族抱团群暖,但交趾却需要明人抱团群暖而开拓新地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陛下强制移民,老臣并未阻止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朝中多有劝谏之疏,皆被老臣挡了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盖因交趾确实需要江南人去开拓,论这天下人,对种植、做官、经济、商业如此精通的人,江南人居首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以为,开拓交趾,只有江南人才能做。”

    “江南人又擅长抱团群暖,又有文化,懂经义知礼仪,懂得忠君报国,开拓之事是最适合的。”

    反正移民也打不断,皇帝一意孤行。

    胡濙捡好听的说呗。

    从交趾说到了朝鲜,又说到了西北。

    “冯公公劝谏陛下是非常对的,您调走范广,谁来拱卫您呀?”

    胡濙皱眉:“陛下,您情系天下,朝野上下的安危皆系您的手上,您绝不能出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南京,比不得北京安全,您万勿保重龙体,天下才能正常运转。”

    “何况。”

    “西北战事并没有陛下您想的那么严重。”

    “满速儿再厉害,难道还能顶得过我大明一国之力?”

    “寇深为人老辣,若自知不敌,绝不会逞英雄的,他是个老持稳重的人,这也是您当初为何派他去甘肃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“又有神英、范昇、范炅、陶瑾等一班良将辅佐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拿不下吐鲁番,守住哈密,也是绰绰有余的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王来在吉林,征召了一批又一批生人去西北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生人作战勇猛,悍不畏死,已经衰落的东察合台汗国骑兵,是打不过他们的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把这茬忘了。

    王来真会剥削东北土著,用各种大明商品买他们的人,帮助大明征战。

    “朕只是想尽快攻打东察合台汗国,因为朕的梦境,指引朕说,东察合台汗国的西边有石油。”

    “您该知道,石油多么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和交趾被雨季打断来往,只要铺一条沥青路,雨季也能照常通行。”

    “而交趾西边,全是良田,朕需要沥青路,来控制整个中南。”

    “同样的,朕也需要用沥青路来缩短天下的距离。”

    “这天下太大了,只靠驿道,朕觉得难以深层统治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后半句话没说,他想皇权下乡。

    胡濙对皇帝的梦境,绝口不提,而是道:“但寻找沥青也非一日之功,等明年再派范广统兵即可。”

    他预计,明年皇帝就要回銮了。

    朱祁钰却没这么乐观,盐政尚未犁清,江南士绅移了一半,还有倭寇环伺,一年时间未必做得完。

    正说着呢,几个太监搬着托盘,托盘内装着奏疏,送进乾清宫。

    从北京运来的奏疏,会装载轿子里,由太监运进宫中,如从内阁运到司礼监的流程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但这些,都是批完了的奏疏誊写的副本。

    冯孝压低声音:“皇爷,王公公可能有麻烦事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瞳孔微缩,挥退胡濙、叶盛等人。

    冯孝立刻将几道奏疏双手奉上。

    朱祁钰打开来看,皆是都察院御史弹劾王诚的奏疏。

    主要弹劾王诚姐姐杨娘,两个孙儿王三和王四,此二人在庐州府抢掠良妇为妾,鼓弄军权,鞭笞士卒。

    这些不算什么,穷人乍富,做点荒唐事,最多被训斥一番而已。

    毕竟人家有个好舅爷,王诚,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。

    但是!

    接下来的内容,气得朱祁钰瞳孔发赤。

    “这上面说的,都是真的吗?冯孝!”朱祁钰陡然爆喝。

    冯孝吓得跪在地上:“皇爷,奴婢不知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又打开其他几本奏疏,奏报大同小异,其中王一夔的奏报,还列举了证据。

    嘭!

    朱祁钰将奏章砸在地上:“朕刚和叶盛吹嘘完,朕收养了天下十七万孤儿,是朕爱民之举!”

    “这才一刻钟啊,就打朕的脸?”

    “他王诚没有香火,是想招两个混蛋当成香火继承吗?”

    “来人,让王诚滚过来!”

    “朕亲自问他!”

    王一夔的奏疏上写着:

    凡经过庐州府的孤儿,先由王三、王四来挑选,颜色好的男孩女孩留下,卖入青楼,赚取银子。

    这两年,共经手孩童71起。

    合肥知县向中枢禀报此事,结果知县被灭口,事后被报病死。

    真正让朱祁钰愤怒的是,一地知县,竟然说死就死了,王诚真就一点都不知道吗?

    为何不报?朕难道没有容人之量吗?缺你那几两银子赏赐吗?

    乾清宫上下,全都匍匐在地。

    发火之后。

    朱祁钰也在沉思,这篓子是谁爆出来的?

    是在京师的于谦?

    还是江南的士绅呢?

    不像是于谦,于谦若知道,不可能忍这么久。

    若是江南士绅的反击,这只是开胃菜,后面会有大动作。

    “传旨,调毛胜去掌安徽军,抓捕王诚的外甥孙!”朱祁钰没有袒护,而是最快做出决策。

    “皇爷,此事是小,您的安危是大呀。”冯孝劝谏。

    朱祁钰目光闪烁:“这奏疏既然送到南京来,就说明内阁没法批,也不敢处置。”

    “而朕用太监掌兵,本就让朝臣不满,不论文官还是勋臣,都不满太监掌兵。”

    “此案爆出来,不是冲王诚来的,是冲朕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把王诚宣回来,兵权给毛胜。”

    “去办。”

    之所以选毛胜,因为毛胜和他是姻亲,一荣俱荣。

    安徽军关乎着皇帝西门户,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王诚真是干什么都不行,吃白饭第一名,连两个狗崽子都管不好,还能管住十几万大军?

    “奴婢遵旨。”

    冯孝咽了口唾沫:“皇爷,怕是后面还有……”

    有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。

    “皇爷,宋伟送来消息。”

    冯孝检查后,双手奉上。

    朱祁钰接过来,皱眉御览,猛地瞳孔一缩:“好个扬州府啊,原来是你们啊!”

    宋伟清查盐政,杀了扬州诸多盐商,积极生产食盐,缓解北方用盐危机的时候。

    爆发了养济院瘦马案。

    扬州府,扬州知县桂怡请宋伟代为上疏,曝出扬州瘦马内幕。

    所谓扬州瘦马。

    因为盐商汇聚扬州,以运河为基,批量制造富商,而富商有了钱就想找些好看、有才艺还听话的女人。

    瘦马行业就应运而生。

    经营者会买些长相好看的女孩,进行专业训练,培养各种才艺,待女孩长成后,按照一等、二等卖给社会各个阶层。

    而盐商家中皆养瘦马,并以此攀比、为荣。

    皇帝初到南京,就有官员进献瘦马,被朱祁钰贬谪,并施以鞭刑,方才终止进献美人之风。

    但瘦马,早就形成了产业链。

    皇帝不喜欢,富商喜欢,达官显贵喜欢啊。

    然而!

    从景泰八年开始,皇帝实行新政,对民间进行改革,尤其是大规模移民,荡清天下流民,导致瘦马行业,买不到可购买的女孩。

    景泰九年,皇帝下旨,将天下孤儿送入京师养着。

    这就绝了瘦马的路。

    景泰十年,因为瘦马稀缺,一匹一等瘦马炒到十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要知道,景泰年间,五两银子足够一家七到八口过上一年小康生活,日子富足。

    一匹瘦马,就价值十万两银子!

    可见江南之富。

    奈何女孩难寻。

    他们就动了人贩子的心思,四处偷女孩。

    但各地都在搞移民,各地督抚为了政绩,犯罪就移民,导致人贩子也被抓了,这条路走不通。

    他们就想办法,花钱打通关节,从各地养济院做手脚,把颜色好的女孩留下来,再花钱买通宫里的太监,将这个孤女除名。

    有的地方官员不敢参与,他们就收买船老大,就说这女孩途中死了,或者女孩调皮掉江里了。

    本来扬州瘦马,只在原南直隶挑女孩。

    皇帝征召孤儿入京,他们反倒能挑天下好看的女孩。

    正因为瘦马是暴利行业,长江两岸,皆有商贾在驯养瘦马。

    当然了。

    皇帝大搞移民,导致青楼生意也不景气了,青楼也走这条路购买女孩,花费比以前更少,却能随便挑女孩,青楼又火爆起来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!”

    朱祁钰垂下手,哈哈大笑,笑声森冷至极:“原来是朕,在助纣为虐啊!”

    “朕以为是收养天下婴孩,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!”

    “却不知,是朕害了她们啊!”

    “朕不来南京,都不知道人心之恶!”

    “朕以为朝堂上,已经是人吃人了,却不知道这江南,比人吃人还厉害,是兽吃人!”

    “而这些禽兽,却披着人皮,伪装成人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欺骗朕,欺骗天下,欺世盗名!”

    “除了这桂怡,这么多年为何无人禀报此事?难道满朝忠贞之士,都不如一介知县吗?”

    “陈舞阳在哪?”

    冯孝跪伏在地:“回皇爷,陈舞阳在常州府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