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明中六大奇案,养济院瘦马案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调陈舞阳去扬州。”

    “给朕查,这扬州瘦马,到底是谁培养出来的!”

    “整个环节的人,有多少抓多少!”

    “可误杀,但绝不可放过一个!”

    “朕废了教坊司,想让妇人不受其苦,但朕是低估了禽兽的坏心思!”

    “所有瘦马环节内的人,男人凌迟,女人充入青楼,男婴、女婴不许放过,皆掷杀!尸体不许掩埋,喂养牲口!或丢入海中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各地官员谁在包庇这瘦马行业的人?一概夺职,妻女充入青楼,其家男丁充入奴隶,永不赦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天下官员,何人买过瘦马?”

    “皆罚俸一年,若有再犯,都回去种地吧,不要在朝廷上恶心朕,再把这些人编纂成名录,问问他们,你们女儿被驯成瘦马,你们心中是何感想?给朕写出来,送到朕手里!朕要看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天下商人,何人买过瘦马?”

    “其家罚银十万两,妇人放归。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勒令天下官员自省,都读的什么圣贤书?圣贤书教导你们,残害生灵吗?孔圣老人家看着你们呢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令五法司,派人调查天下各地养济院,所有人员,在职期间是否有违规之迹,若有,按大明律处,若无则调入北京养济院,天下养济院,裁撤!不再设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调东厂,去查举报书中所有经手的人员,包括养济院人、船夫、地方吏员等等,一经查明,男丁诛杀,妻女充入青楼,永为贱籍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宫中的太监,凡参与者,立刻诛杀,凌迟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所有涉事青楼,参与者皆诛九族!青楼妇人皆充入教坊司,并解救所有女孩。若有幕后主使,皆查明,皆诛杀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江南所有青楼,停止营业,金忠呢?让金忠去一家一家查,这青楼究竟是谁在背后支持的?这楼中的妇人是从哪来的?若有违大明律之处,皆按大明律惩处,绝不姑息一人!”

    “再传旨!”

    “令五法司派人来江南,给朕查!朕要知道真相,谁敢骗朕,朕就诛谁九族!包括五法司所有官吏,别把朕的话当放屁,查不清楚,朕就让你们都陪葬!”

    冯孝跪伏在地,皇帝是真的怒了。

    一口气传出这么多道圣旨。

    朱祁钰眸中含怒,这是盐商的第二招。

    朕接下了!

    离间朕和王诚,想让朕丢了安徽的兵权吗?

    还是以为,区区此事,就能让朕丢了天下人心?

    冯孝惊恐。

    皇帝又要炮制大案了。

    查瘦马,就会查出更多的士绅,更多的官员。

    那么,皇帝的目标是谁呢?

    冯孝没琢磨明白,皇帝肯定暗藏深意。

    “皇爷……”

    “去传旨!”朱祁钰不听劝谏。

    冯孝无奈,只能去请老太傅,看看胡濙有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胡濙闻听此事经过,微微皱眉:“当查!”

    他比宫中太监看得通透。

    这是盐商给皇帝出难题,威胁皇帝停手查盐商呢,可皇帝是受胁迫的人吗?

    一定要查,不止要查,还要彻查。

    让这些在背后鼓舌的盐商,一个都跑不了。

    “老太傅,这是南京,若宫中出点问题,可就完了。”卢泓急得不行,他担心的是惩处太监,让宫中伺候的人兔死狐悲。

    别忘了,宫中的宫娥,都是天下官员的女儿,倘若其父兄犯罪,在皇帝尚不知情的情况下,她们会不会铤而走险呢?

    “怎么出问题?陛下惩处几个太监,就能出问题了?”

    胡濙知道,卢泓担心太监不忠心,会心中戚戚,担心自己的事发了,被皇帝惩处。

    太监都贪财,尤其在乾清宫伺候的,可谓是权倾朝野,钱财都是极多的。

    若皇帝惩处了涉事太监,难免会离心离德,这是人之常情。

    但因此而谋害皇帝,恐怕不敢吧?

    “老太傅呀,这是在南京啊,带来的太监就这些,难以调换。”

    卢泓压低声音:“而且,宫中关系盘根错节,宫里和宫外,都是通着的,若是有人行大不韪之举,可怎么办呀?”

    “陛下怎么说?”胡濙皱眉。

    若不惩处太监,那么太监会更加嚣张,以后怕是连皇帝都难以抑制了。

    除非皇帝心狠,清洗掉所有太监。

    那么,他最信任的几个太监,都得死,因为宫中的关系,是以他们为首的。

    “皇爷正在气头上,谁也不敢劝啊。”

    卢泓也贪财,但他是皇帝身边的人,非常清楚,若皇帝没了,他就会立刻失势。

    “唉,老夫入宫一趟吧。”

    路上,胡濙在思考,该不该劝谏呢?

    皇帝做事越来越不循章法,皇权在手,已经不听任何人的,是否该给他一个教训?

    吃点苦头,才能听话。

    进了乾清宫。

    皇帝正在看奏章,面沉似水,一看就是在生闷气。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。”胡濙行礼。

    朱祁钰抬起眼皮子:“老太傅怎么来了?”

    “陛下连下十道圣旨,老臣不得不来。”

    “老太傅是劝朕的?”

    朱祁钰眯起眼睛。

    胡濙叹了口气:“老臣也不想劝,但您过于激烈,老臣担心物极必反,对您有伤害。”

    “是太监的事?”

    朱祁钰瞟了眼卢泓,嗤笑道:“家奴而已,难道还能反天不成?”

    “陛下,大意失荆州。”胡濙提点他。

    “朕知道,但家奴再不治,怕是连朕的话都不听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道:“朕对人好,但有的人,不吃好,就喜欢被鞭子笞打,朕有什么办法?”

    “干脆就成全他们,也让他们知道,这宫里谁是主子。”

    胡濙也不劝了,低头不语。

    皇帝大意了,人大意就会犯错,犯错多了,就会自己摔跟头的。

    得让皇帝知道疼,别总用炽烈的皇权去伤人,这样只会引起天下人的反感。

    这也是重要的一课,得让皇帝自己体验。

    “老太傅对此事怎么看?”朱祁钰问。

    “只是扬州的乱象罢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点了点一本奏疏,冯孝拿给胡濙看。

    这是御史弹劾王诚的奏疏。

    “看来此案是冲着圣上来的呀。”胡濙看得通透。

    “您说下一步棋,是什么?安徽造反吗?”朱祁钰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胡濙竟也笑了。

    一个棋手,下一步棋若被对方看透了,那么就会失去先机,根本不可能赢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未必只有安徽造反。”

    胡濙却看到了江西。

    江西被金忠折腾惨了,若说心里没恨,那绝对是假的。

    而且,金忠、杨信等人离开得匆匆,导致清洗并未彻底完成,很有可能会被利用。

    “江西若反了,湖南、广东、广西也不会消停的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嗤笑:“交趾又要和内地断了联系,马上也会造反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一来,整个南方就乱了。”

    可是,皇帝还有心乐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,若都出来造反,反而是好事。”胡濙也在笑。

    若地方乱了,南京反而安全了。

    最让他担心的是皇帝的安危,而不是地方的安危,地方就算乱,也不会有大乱。

    各地都有督抚,哪个是蠢货?

    方瑛还没走呢,方瑛在,两广就乱不起来。

    马瑾,可不是庸才,那是被强势的金忠压着,真论实干、政绩、打仗,马瑾都比金忠强上许多。

    而安徽督抚,是王竑啊。

    王竑在江南有个响亮的名头,王砍头。

    浙江纵然石璞有点弱,还有张固、胡豅镇着呢,胡濙对儿子可太有信心了。

    “看着吧。”

    圣旨要送去内阁,由内阁再发出来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一道道密旨,从南京发出,送去山东、河南、热河,最远的一封是送去朝鲜的。

    而在交趾。

    移民的安置有条不紊,朱英的强权,让广西军都觉得恐惧。

    朱英可不是方瑛,亲近兵卒。

    朱英向来倨傲无比,他只认法度,他建立的规矩,违反就杀,不管你是谁。

    他到交趾半年时间,杀了上千人。

    也因杀人引发了七场叛乱,都被朱英荡平了。

    强权之下,变成朱英在交趾,一言九鼎。

    御史弹劾朱英有自立之嫌,中枢却不置可否,任由御史弹劾,也任由朱英折腾,只要交趾安稳即可。

    郝暄从金边回来,他是雨季去的,雨季回来的,在水里泡着,回到驩州就病倒了,染上了重病。

    他从柬埔寨买来42万奴隶,活着到交趾的只有37万,5万人因为雨季行走,各种原因死在路上了。

    朱英组织人,把奴隶分发下去。

    因为雨季,道路泥泞难行,有奴隶逃亡。

    新移民第一次过这样的雨季,很多人得病,好在中枢提前囤积的药材足够多,否则交趾二百万人,怕是要锐减一半。

    但也有几万人死亡。

    这就促使新移民开始研读医术,如何防范交趾的疾病、防范蚊虫等等。

    夏埙也在雨季来临之前,收复占城全境,到达最南端。

    整个交趾省,算是彻底成型了。

    分派驻兵后,他也病倒了。

    主要是不适应气候,他写信给朱英,想调回北部去,这天气太热了,他受不了。

    而朱英也受不了啊。

    朱英在山东呆了三年,过惯了北人的生活,结果到了这么热的地方,天天脑袋嗡嗡直响,他都怀疑自己肯定不长寿。

    秦纮刚到交州,就病倒了。

    也因为受不了这块的炎热。

    到了雨季就不停下暴雨,导致疫病频发。

    “这鬼地方。”

    朱英只能死撑,皇帝连南京都嫌热,来交趾试试。

    和内地断消息之前。

    朱英收到皇帝的亲笔信,说要往交趾移一千万人口,并让他做好向西开拓,多买奴隶,把森林挖空,变成耕地。

    并给交趾拨了一笔钱,用来购买奴隶用的。

    “这鬼天气,根本没法劳作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士绅又娇滴滴的,在屋里坐着都嫌热。”

    “只能多多买奴隶了,幸好夏埙没大肆屠杀,将占城人变成奴隶即可,还得用这些人开拓交趾呢。”

    朱英忽然灵光一现:“要是有硝石矿就好了!”

    硝石制冰啊!

    他此刻就怀念冰啊,要是能躺在冰上该有多舒服啊。

    但他并不抱怨皇帝开疆拓土,因为这交趾,本就是汉土,从古至今皆是,被安南人窃占而已,如今收回来,理所应当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