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首辅之争,案中案,桂怡离奇死因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姐姐杨娘跪在地上,乞求他帮帮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如今的杨娘,一身绫罗绸缎,手上珠光宝翠,家里住着占地极大的园子,出入上百仆从前呼后拥。

    若非脸上仍有风吹日晒的痕迹,没有人能认得出,如今这个荣贵老太太种了半辈子地。

    而杨娘得势后,对自己的过去十分在意,凡是有人敢提及她的过去,惹她不快,她就想方设法的报复人家。

    甚至还将民户贬为军籍,强制充入安徽军中。

    安徽军上下走她门路的人,上升速度更快,而不给她送礼的,则会被她穿小鞋。

    杨娘在安徽军中,有女帅之称。

    “姐姐,可知我的兵权都没了,皇爷震怒,诏令我去南京请罪,我已经自身难保了呀。”

    王诚自认为对姐姐仁至义尽,他能给的一切,他都给了。

    杨娘却道:“弟弟呀,你是皇上的大伴,关系亲厚,皇上只会骂你罚你,却不会杀你。”

    “可那两个孩子,却会被杀头啊!”

    “姐姐知道让你为难,可你不一直想过继这两个孩子吗?姐姐今天就同意,将两个孩子过继给你!”

    杨娘知道王诚的心思,所以吊着王诚,为的就是荣享富贵。

    王诚目光一闪。

    他是皇帝最重要的心腹,这些年脏活累活都是他干的,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

    只要他肯开口,王三王四就会没事的。

    可是,这两个小子值得吗?

    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姐姐一家,甚至有些厌恶,但他这一支不能没有传承啊,过继别人家的孩子,又没有自己的血脉。

    若是用心调教,说不定这两个小子还有调教的余地。

    他这一支的香火,也有了传承。

    杨娘看出王诚心动,立刻道:“他俩本就姓王,还没有大名,就让你这亲爷爷,给起个新名字,就等于重获新生了。”

    “让我想想。”

    杨娘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,就告退出来。

    回府的路上,她张扬地告诉别人,她孙儿无事,皇上富有天下,她弟弟王诚居功至伟,裂土封王都不为过,难道还没有两个孩子的容身之处吗?

    王诚决定去南京,试探皇帝的口风。

    毛胜抵达安徽,兵权交接。

    王诚带着两个孙子,去南京城朝见皇帝。

    扬州府。

    周瑄验尸后,确定桂怡是被人勒死后,挂在房梁上的,而屋中没有打斗的痕迹。

    桂怡的手稿,也都不见了。

    奇怪的是,桂怡死了29个时辰了,两天零四个时辰。

    家中有两个妾室,没有发现桂怡已死,而且这三天时间,并没有大风大雨的天气。

    就这样一个朝廷御史,无声无息的就死了,死得十分诡异。

    “荀硕,你来勒为师。”

    周瑄坐在椅子上,让徒弟荀硕从背后勒他。

    荀硕照办,周瑄却勒住绳索,顺势翻滚。

    “这样就算勒死人,也会发出激烈的声音,家人一定会听到的。”周瑄演示几遍,得出一样的结果。

    绝对不能悄无声息的被勒死,除非家里没人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桂怡家眷虽在京中,但在扬州府侍奉的有两个妾室。

    案发当晚,妾室并未听到声响。

    因为桂怡之前吩咐过,不许人进书房打扰他,只让老仆来送饭。

    就是说,桂怡死后,凶手在桂家藏身两天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“相悖,相悖啊。”周瑄琢磨不透。

    凶手是怎么杀死桂怡的?这是其一。

    其二,则是凶手为什么要伪造凶案现场,杀人后不走,伪造死人还活着的假象,让发现死亡的人,是他周瑄,而非他人?

    “老师,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。”荀硕分析。

    “就算是熟人作案,也不可能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,勒死一个活人的。”

    但周瑄的验尸结果,确定是先勒死,后上吊的。

    可种种迹象表明,根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周瑄已经调查两天了,陈舞阳十分着急:“就随便抓人来问即可,再拖下去,就什么都查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也查不到了,桂怡都被杀了,还会留下什么手尾?”

    周瑄认真道:“这是在挑战大理寺,挑战中枢权威!此案若不破,按察司颜面无存,大理寺直接关门倒闭了事!吾等抹脖子自尽,也算向陛下尽忠了。”

    陈舞阳心烦,懒得跟着查案,找地方自在去了。

    周瑄也不管他:“石翎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荀硕凝眉道:“案发时,没有打雷下雨,所以排除了天相掩盖声音之法,而凶手又无声无息杀人,杀人后潜藏御史家中三天,可见其心理素质之强。”

    “学生以为,非人力所为,乃鬼怪做之。”

    周瑄讶然,他这个学生,可不在乎鬼神,他验尸可是要开刀的,都是荀硕主刀。

    荀硕嘴角翘起:“老师,这是家贼所为。”

    “你怀疑谁?”

    “桂御史的妾室周氏。”

    荀硕道:“这周氏,是桂怡在江苏纳的,所以此人极有可能是幕后黑手的暗线,迫不得已,动用周氏杀死桂怡。”

    “您想呀,桂怡已经将惊雷般的奏章,送到陛下面前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什么事情,需要窝在书房里,写写画画的呢?”

    “这三天不见人,却没有人怀疑,您不觉得很奇怪吗?”

    荀硕娓娓道来:“能让一个人三天不见人,却又不会引起怀疑的人,只有自己的家人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学生猜测,是周氏所为。”

    周瑄目光一闪:“你的意思是,周氏假扮贼人,先在吃食里面给桂怡下药,让桂怡失去反抗力,然后勒死他,将他吊在房梁之上,这期间周氏又假扮桂怡,吃掉老仆送来的饭菜,不让人产生怀疑?”

    荀硕是这样分析的。

    “你这般推理,有几个漏洞。”

    “一具尸体有多重?她一个女人,如何提得起来?挂在房梁上?”

    “若周氏假扮桂怡,家中仆人为何没发现呢?周氏难道不吃饭不如厕吗?为何无人发现她消失了?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点,她为什么要伪造现场后,等待这三天时间呢?”

    周瑄挑出很多漏洞。

    “也许是与人合谋呢!”荀硕道。

    “那为何非要等着我们来发现呢?既然杀了人,清理完现场,立刻离开不就好了?”

    周瑄的问题,问倒了荀硕。

    “石翎,你有一点分析对了,用药迷倒了桂怡,然后才勒死他的。”

    这一点,还是周瑄引申出来的。

    荀硕道:“老师,那您觉得那周氏是不是有嫌疑?”

    “有!”周瑄肯定。

    “那就直接审问她,自然水落石出了。”

    周瑄却摇摇头:“为师在想,她为何要杀桂怡呢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瘦马案爆发,幕后主使担心咱们顺藤摸瓜,杀掉桂怡喽。”荀硕道。

    “你没想过杀害御史的后果!”

    周瑄道:“若我是幕后主使,绝对不会杀掉御史的,这是在挑战中枢,挑战大理寺!”

    “只要有脑子的人,就不会做这种蠢事,这是在加速败亡。”

    “石翎,你想过没有,也许这案子是两个案子呢?”

    “哪有这么巧?”荀硕惊呼。

    桂怡上疏的养济院瘦马案,是一个案子。

    桂怡被杀,是另一个案子。

    “也许,就这么巧!去把周氏请来!”周瑄也是刚琢磨到的。

    周氏进来,跪在地上:“民妇有罪,谋杀家主之罪!”

    荀硕震惊地看向周瑄。

    妾室,只是喘气的货物,她们是要依托男人才能存在的,这周氏为何要谋杀桂怡啊?

    “为什么要赶在这个当口,杀害桂怡?”周瑄觉得此事不同寻常。

    桂怡之死,更像是一道考题。

    给他周瑄的考题。

    若周瑄揭不开谜底,就不会有后话了。

    “请大老爷做主!”

    周氏重重磕头:“民妇本是贤良人家之妻,因家夫开罪桂怡,所以被掳为妾室!”

    “事后,害死家夫,并将民妇子女送入养济院,送去了京中濡养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她泪如雨下。

    这等小案子,应该由本地的提刑按察司去审,他堂堂大理寺寺卿,没工夫搭理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。

    周瑄知道,其中另有隐情。

    他也在打量着这周氏,确实貌美,难免让人心驰神往。

    “请大人容禀。”

    周氏叩头:“民妇……”

    卡文了,案中案想写反转的,结果反转没想明白,改了很久,发现都不对,明天重写

    欠两千,还四千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